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已連續4年位居世界第一,從《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和國家能源局2017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可以看出,光伏產業在今年依然有諸多發展機遇。都說“一年之計在于春”,那么,今年上半年乃至全年光伏產業究竟會朝著什么方向發展呢?
預測:今年光伏將保持穩定增長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地面光伏新增裝機容量3454萬千瓦;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容量424萬千瓦,同比增長200%,其中去年8月以后,分布式光伏每月并網量占比都在50%左右。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光伏目前還存在一些發展瓶頸,但預計2017年光伏裝機依然會出現較好的增長態勢,上半年地面光伏電站不僅會有大幅增長,分布式光伏由于受到政策鼎力支持、市場潛力巨大兩方面的有利因素影響,發展速度也將會進一步加快。
據《中國光伏行業發展路線圖(2016年版)》(以下簡稱《路線圖》)預測,2017年在保守的情況下,在普通項目(12.6吉瓦)、領跑技術基地(5.5吉瓦)、光伏扶貧(4.81吉瓦)、增補指標(10吉瓦以上)、分布式光伏等多因素驅動下,光伏裝機增速將會加快,預計今年新增裝機逾20吉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裝機有望達到6吉瓦以上。
對此,協鑫新能源品牌傳訊總經理葉超表示,從2017年光伏裝機量規劃超過20吉瓦的情況來看,這將是我國光伏裝機市場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高速增長市場向大體量穩定市場轉型。
主旋律:降本增效和技術創新
近兩年來,通過技術創新,光伏組件生產成本得到進一步下降。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在多晶硅方面,部分企業成本已降至70元/千克以下;硅片方面,每片加工成本降至1.4元以下;電池片方面,部分企業加工成本已降至0.5元/瓦以下。
相關部門負責人日前表示,如果說“十二五”光伏行業最主要任務是擴大規模,那么“十二五”期間單方面擴大規模會放到次要位置,最主要是通過規模擴大推動技術進步,成本下降,擴大多元化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領跑者”計劃仍將是推動光伏技術進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該計劃尤其將會繼續催化PERC、黑硅等領先技術的進步,推動N型雙面、異質結、半片等超高效電池技術發展和自清潔等新材料的規?;瘧?。另外,智能制造將加速生產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發展,有效降低生產成本,進一步鞏固我國光伏制造業優勢。由此可見,2017年,光伏行業技術創新的步伐勢必將加快。
據記者了解,近年來,經濟效益好的光伏企業主要集中于大型上市公司、國企背景、資金實力充足、技術優勢明顯的公司之中。光伏產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與專業人員的組織協調,如果沒有大量的資金作為后備,失敗與淘汰的概率較大。
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曾表示,原來他們公司在產能上一年投十幾億,后來則集中精力投入新技術的研發,每年要投入5億~10億元。由此,可以看出,今年光伏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
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受補貼下調和全面競價,以及“領跑者”計劃升級等因素影響,在2017年,有規模、有品牌、有技術的大企業大多數會訂單飽滿,產能利用率高。部分中小企業則因缺乏規模和品牌優勢,隨著市場趨冷,重組、整合將是趨勢。在這種情況之下,行業的洗牌會進一步加劇,高增長期內涌入的大量中小企業將面臨更加嚴酷的市場環境,光伏產業優勝劣汰和龍頭企業之間的兼并重組和資源整合將不斷加快,行業的集聚度有望進一步提升。同時光伏平價上網的進程將會進一步加快。
綜上所述,不難判斷,2017年的光伏行業可能將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馬太效應”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