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韓國政府宣布了4.6萬億韓元(37億美元)的漂浮式光伏電站項目,電站選址于新萬金(Saemangeum)附近的灘涂上,總規模2.1GW。
據悉,該項目將分兩個階段進行建設,第一階段1.2GW計劃于2022年下半年投入使用,而剩余容量將在2025年前投入使用。目前,第一階段項目正在選擇投資者,且首期規?;蚩s減至300MW。
“一旦完成,將是破紀錄的?!盬ood Mackenzie研究員表示,該項目與2019年底全球已安裝的漂浮式光伏累計裝機容量2.4GW相當。
當然,該項目也充滿著挑戰。首先,開發商將需要考慮諸如海水腐蝕之類的挑戰。韓華Q Cells的通訊主管指出,韓國能源署已經制定了保護浮動光伏系統不受鹽水和風影響的準則,“他們對批準浮動光伏有嚴格的要求?!?/span>
此外,融資前景仍然不清楚。IHS Markit的高級分析師Chris Beadles表示,批發電價和可再生能源證書(REC)價格的預期下降可能會帶來挑戰?!坝捎谔烊粴鈨r格下降和未來的基本負荷能力,REC價格在過去3年中已經下降了70%,并且批發電價預計將下降?!彼赋?,“該地區發展機構和私營公司可能會成立專門為該項目提供資金的公司?!?nbsp;
與所有離岸項目一樣,利益相關者的參與也將是一個挑戰。新萬金防波堤于2010年完工,一直在環境方面引起爭議,并且正在進行一項將西部灘涂提名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運動。
而最困難的挑戰或是說服居民。上述Wood Mackenzie分析師表示,當下居民普遍對漂浮式光伏有諸多誤解,例如水污染等,讓附近居民接受項目將給開發商帶來最艱難的挑戰。
關鍵的是,以上挑戰并不是所有。去年9月,京瓷在日本山倉水壩的13.7MW漂浮式光伏陣列被臺風摧毀。日本經濟產業?。∕ETI)在一次調查中得出了有關該事故的幾個廣泛結論,可能對韓國開發商有用。METI表示,在其調查結果中,漂浮式光伏電站必須與所有此類結構一樣遵守風荷載的區域法規,但目前缺乏浮動特定的結構法規。
日本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錨固件失效,以及水位和系泊纜線張力之間的臨界關系。而韓國項目需要在西海岸柔軟、泥濘的海床上拋錨,這是開發商需要特別考慮的問題。
(文章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